图片 试析新哲学的诞生地—重读《关于费尔巴哈提纲》_飞禽走兽游戏|网络版APP下载*

飞禽走兽游戏|网络版APP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哲学 > 西方哲学 > >

试析新哲学的诞生地—重读《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来源::未知 | 作者:飞禽走兽游戏|网络版APP下载* | 本文已影响
  论文关健词:新哲学 实践 优越性

  论文提要:马克思把实践概念作为哲学的基本概念,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对真理的标准问题、唯物史观问题作了经典的表述,从而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性和优越性,在反思中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本质。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的一篇著名的哲学笔记。这篇笔记不到一千五百字,以警句的形式凝结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精华,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今天,我们重读这篇光辉论著,对深刻理解马克思怎样批判旧唯物主义、解决旧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所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新唯物主义的变革性和优越性,在反思中对马克思主义本质进行再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纲》的基本内容,就是明确提出实践的概念,并把它作为新哲学—马克思本人所主张的哲学的中心概念。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片面性的批判,从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人的本质等方面阐发了“人的实践活动”的伟大意义,并根据“实践”这一新哲学的根本观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宣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革命批判性质。

    马克思首先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各白的片面性。他指出,旧唯物主义,从培根至费尔巴哈,“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上去理解,即只是把事物理解为人之外的客体,人与客体的关系仅仅是人可以直观客体。例如,费尔巴哈认为,“直观是生活的原则”,“直观提供本质、真理、现实,……直观信实于自己的对象”,“主体和对象的同一性……只有在人对人的感性直观中,才是真理和实在。费尔巴哈还认为,人与物的关系只是人反映物,人的“意识是一面镜子”。所以,旧唯物主义不懂得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意义。与此相反,唯心主义者虽然看到了人对周围世界的能动作用的特点,但是,他们把这一能动性绝对化和抽象化了,因而认为意识、精神是主体,是万能的,甚至人也只不过是这一主体的形式和材料,并且,思维、精神、意识可以通过客体世界来有目的地表现自己。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费希特的观点基本上就是如此马克思指出,被唯心主义地表达并片面夸大了的能动性,仅仅是一种抽象的能动性,这是因为它的意义。马克思认为,无论是旧唯物主义还是思辨唯心主义,它们对客体事物的这种认识,对人与周围的客体世界的关系的这种理解,都是错误的。马克思断定,惟一正确的认识,就是首先把人当作现实的主体,“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体事物,即不应该把它们理解为僵死的、仅仅被人直观的物件,而应该“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由于在《神圣家族》中已经对思辨唯心主义做了比较深刻的系统批判,所以这里马克思主要突出了对旧唯物主义即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指出,虽然费尔巴哈明确地区分了思想客体和感性客体,但他并不理解感性客体对人的意义,不理解感性客体属于人的实践对象,不理解人的对象性的活动及其意义。所以,费尔巴哈在解释人的活动时,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陷人了唯心主义泥坑,“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成是真正人的活动”川;另一方面则把现实的人的活动狭隘地归结为单纯的物质占有欲望和唯物质利益是图的本能的实现。因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即那种仅仅满足于简单地把世界归之于人以外的客体物质而后觉得万事大吉了的哲学,既不能真正地理解物,也不可能真地认识人的社会性的活动及其历史。

    正是在《提纲》中,马克思从他的实践概念具体地超越了费尔巴哈,既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同时也扬弃了唯心主义。马克思认为,哲学只有理解人改造客体世界的意义,才能对认识问题、社会历史问题以及人的本质问题有科学、现实的理解。得到正确的答案。而恰好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二者都根本不理解,也不去理解实践的意义问题,所以,述重大的哲学问题上,他们或者陷人自相矛盾的二律背反,或者造成理论的混乱而不能自圆其说。

    马克思把实践概念作为哲学的基本概念,这就为新哲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一块科学的坚硬基石,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的标志。也就是说,根据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建立起来的新哲学。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马克思将实践概念作为哲学的基本概念,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革命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承认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是正确的,但它不能正确回答客观事物是如何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的。其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把客观事物看作同人的实践活动没有关系的单纯客体,它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采用“感性直观的形式”,因此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马克思认为,客观世界只有构成人们的实践对象才能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人们的认识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与发展的。马克思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者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马克思以前,没有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一切唯心主义者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总是从认识本身寻找标准,标准是主观的旧唯物主义者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但是他们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因此也不能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例如,费尔巴哈通常把“感性直观”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他说:“惟一标准,乃是直观”。那么为什么对同一事物的感知。不同的人常常发生争论呢?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费尔巴哈又提出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真理。这仍然没有跳出主观认识的范围。后来费尔巴哈又进一步解释说;别人跟我一致仅仅是“真理之第一象征”,而人类的理性才是“真理之最终尺度”这样,费尔巴哈就更深地陷人唯心主义。针对旧哲学包括费尔巴哈的错误,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已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已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就是说。人的思维是否反映了客观现实,这个问题不能在主观认识领域内解决,只有实践才能解决。因为实践的科学含义表明,实践既具有现实性、普遍性特点,又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

飞禽走兽游戏|网络版APP下载*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